今年的“双十一”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,11月1日零点,“双11”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启付尾款。在购物狂欢的同时,许多不法分子也瞅准这个“商机”,伺机行骗……@打工人,别慌!请熟读这份“防骗指南”!

提醒:谨慎点击此类红包领取链接,如果不小心点击,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,修改网银、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,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。

提醒:对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千万慎扫。

提醒:消费者要注意,调单、卡单、激活订单等多为诈骗术语,见此类词语,基本可以断定对方是骗子。

提醒:朋友圈里的销售行为,存在取证难、查处难的问题。因此建议大家在朋友圈买东西时,尽可能选择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,避免直接支付,以确保安全。

提醒:如果接到网上购物退款的电话或短信等信息,一定要谨慎对待,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、户名、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。

提醒:收到中奖信息后留心一下,看一看你所购买的商品中有没有这家的商品,然后最好是能直接和卖家联系确认信息。

提醒:签收包裹前,务必按官网的信息核实对方身份,并确认是否是自己的包裹。在取货之后,记得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从包裹上抹去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。

提醒:一定要到正规的二手交易网站进行交易,不要直接转款给陌生人。
律师提醒
二、了解并明确优惠活动的种种前置条件,比如“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”“定金恕不退还”等。
三、不要直接给所谓“商家”的私人账户打款,不点击和扫描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和二维码图片。
四、天上不会掉馅饼,收到中奖信息不要轻易相信。
五、保留消费凭证。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。
六、在收货时要认真确认。签收商品前务必开箱验货,发现货物有损坏或货单不符时,要保留证据,拒绝签收,及时与卖家联系。
七、发现被骗后应及时报警或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维权。